浅谈关于5 G新型基础建设投资人+EPC项目实施管理办法
来源: | 作者:王荣林 | 发布时间: 2023-05-08 | 450 次浏览 | 分享到:

浅谈关于5 G新型基础建设投资人+EPC项目实施管理办法

在最新政策下,5 G新型基础建设投资人+EPC项目工程总承包招投标管理办法:

5 G新型基础建设投资人+EPC项目工程总承包是建设单位作为业主将建设工程从设计开始,经招标,委托一家工程公司或联合体对设计、采购、施工进行总承包,最终向建设单位提交一个符合合同约定、满足使用功能、具备使用条件并经竣工验收合格的建设工程承包模式。

5 G新型基础建设投资人+EPC项目依据《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规范》采用的方法如下:

一是依据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金额进行EPC总价控制招标。即:勘察、设计、采购及施工招标。

总承包单位完成初步设计及概算,报建设单位审核确认,建设单位委托跟踪审计单位依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招投标文件对概算进行审核,此阶段建设单位如有变更可及时进行设计方案完善,同时对概算进行调整。

 此形式可分为两种:

一是中标总价包干类,此时可用投标价与审核后的初步设计概算进行对比并进行调整,以保证投资的有效利用,此类合同价与投标价一致。

 二是依据初步设计对概算进行审核,在不超过投标价的基础上确定合同价格。此类合同价格等于或小于投标价。

此方式的优点是发包方式简单快捷,后期工作由总承包单位实施,总承包单位可通过优化设计方案提升投资利润。

工程结算及变更结算一般可参考审定的初步设计概算进行调整,适合项目内容较简单,后期变化较小的项目。

 二是建设单位先行完成勘察与初步设计及概算。由业主委托跟踪审计单位对其进行审核,以此为依据进行5 G新型基础建设投资人+EPC项目招标,即:施工图设计、设备采购及施工招标。

商务标可依据初步设计及概算进行编制,即规避了地下不确定部分带来的风险,同时又能充分体现EPC模式的优点,大大降低了工程投资风险和造价差异,同时对后期工程造价调整打好了基础。

 此方式的优点是完成勘察和初步设计,建设单位的建设思想和意图能较好落实,工程造价控制相对较准确,后期变更调整依据较充分,结算审计时间相对较短。

三是依据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金额进行总价控制,按下浮率进行招标。依据设计、信息价、清单、定额及投标下浮率进行据实结算,结算价高于招标控制价按控制价计算,结算价低于招标控制价按结算审定价计算。

 此方式的优点是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后即可启动招标。

结  语

综上所述,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对建筑工程要求及服务方式的不断提高,5 G新型基础建设投资人+EPC项目作为一种新型的项目管理模式,虽然其存在着不可避免的缺点和不足,但却阻挡不了它在我国被迅速应用的事实。

我们应该认真学习国外的成功案例,结合现有的项目,总结出自己的成功经验,使5 G新型基础建设投资人+EPC项目模式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领域,提高我们的管理水平,增强自身的竞争力。